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對儲能電池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蓛δ茈姵夭豢沙掷m的特性,也成為人們面對的難題。而就在這時,科學家的一個新研究讓所有人看到希望-- 用蟹殼做電池。
蟹殼做電池聽起來好像天方夜譚,可當看到科學家發表的論文時,大家這才煥然大悟。原來,是利用蟹殼制造出一種具有生物可降解電解質的鋅電池。
我們很小就知道,用過的電池不能隨意丟棄而是要扔在專門的垃圾桶里。這是因為廢棄電池含有的聚丙烯和聚碳酸酯分離器需要幾百年才能降解,它會污染我們的土地和水源,從而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
而現在研究的新型電池可以儲存大規模風能和太陽能產生的電能,并使用一種凝膠電解質,它由名為殼聚糖的生物材料制成,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甲殼素的來源有很多,比如說真菌的細胞壁,甲殼類動物的外骨骼和烏賊的殼。而殼聚糖是甲殼素的衍生物,它的來源我們就很熟悉了,比如說螃蟹,蝦等。
研究表明,殼聚糖電解質在五個月后就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最后只留下金屬鋅,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影響,同時還可以大量獲得鋅資源。值得一提的是,鋅—殼聚糖電池在1000次放電循環后的能源效率為99.7%,它也成為了儲存風能和太陽能產生的能量并將其轉移到電網的可行選擇。
通過蟹殼做電池的事例來看,環保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所以,如果你的餐桌出現蟹殼類的食物廢渣請正確投放在對應垃圾桶里,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標簽:固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