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各種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也邁上了新的臺階。地熱能作為一種穩定且儲量極大的可再生能源,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地熱能究竟是個啥東西吧。
地熱能
說到地熱能的儲量大,我們得先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地熱能的主要來源有兩個,分別是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和板塊運動擠壓釋放出的熱量。放射性元素衰變,指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粒子而轉變為另一種元素并釋放出熱量的過程,而地球內部有大量的釷-232,鈾-235,鈾-238和鉀-40等元素,他們在衰變的同時使得地球變得“熱”了起來。這里要提醒一下,這里的衰變跟原子彈氫彈的裂變和聚變可不是一回事哦。

這樣一來,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不斷聚集在地球內部,地球的溫度自然而然就升高了。研究表明,地球每一層的溫度都差異較大;從地表以下平均每下降100米,溫度就升高3 ℃,根據各種資料推斷,地殼底部和地幔上部的溫度約為1100 ℃~1300 ℃,地核約為2000 ℃~5000 ℃。據推算,地熱能的總貯存量則為已探明煤炭儲量的1.7億倍,可滿足人類幾萬年能源之需要。

這么看來,如此巨大而穩定的能量又有哪些利用方式呢?想必最常見的就是溫泉了,它正是利用了地表以下0到200m的淺層地熱能。淺層地熱能的溫度一般在40℃左右,工業使用的可能性較低,所以用于生活娛樂是很好的選擇。同樣,隨著距地表深度的不斷增加,地球內部巖石和水的溫度也不斷上升,這部分熱量可以用于地源熱泵的制冷或采暖。
再說說工業上的應用。早在1904年,意大利的皮也羅·吉諾尼·康蒂王子在拉德雷羅首次把天然的地熱蒸氣用于發電。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地熱能用于工業生產。隨后經過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地熱發電技術也在不斷的升級發展。我國著名的構造地質學家李德威教授,潛心研究地熱能的開采方法,為中國在相關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付出了巨大努力。
標簽:地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