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持續以技術創新為主要動力,努力煤擺脫老舊模式。特別針對喀斯特地貌的復雜煤層開采難題,利用創新技術為突破加快全省煤炭工業的轉型升級。
將地下煤層引燃,通過操縱供氧量,讓煤炭發生化學反應并產生煤氣,再通過管道將煤氣輸送到需要的地方。這種方式還被科幻小說《地火》描述為120年以后人類熟練掌握的技術,但是在今天,就在貴州實現了。
日前,貴州省科技廳與省能源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動煤炭開采智能化和機械化水平。隨著科技持續攻關,貴州煤炭開采搭上了高科技快車。一個“井下無人、地上無煤、純清潔能源”的煤炭工業新時代到來了。
貴州發耳煤業有限公司早就實現了“一鍵采煤”技術,不再用人力一筐土一筐煤地挖了,只用操控總控臺按鈕,采煤機就能完成割煤、移動一系列的活動,煤炭也會源源不斷地通過皮帶輸送到地面。
在地質非常復雜的貴州,地下煤礦多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這種情況下大范圍利用智能化機械是非常困難的。采煤機的出現于運用讓很多都十分驚訝。
貴州省科技廳高新技術處主任科員楊璟說,技術榜單針對貴州省礦井實際情況,梳理出3個技術攻關方向,包括1米以下煤層和60度以上的急傾斜煤層機械化開采技術、煤礦井下無人/少人采掘系統和礦井設備小型化輕量化技術。最終,貴州省科技廳據此立項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支持經費高達4815萬元。
目前,通過技術榜單實施的科技重大專項進展順利。當前煤礦采掘機械化在很多地區已經實現,但采掘自動化、智能化方面,煤炭開采技術的研發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標簽: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