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政府參事室、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上海代表處共同主辦的2022年中德專家研討會上,上海市政府參事余卓平以“雙碳”目標下氫能產業發展機遇為主題,給大家帶來雙碳目標的美好愿景:預計到2060年,我國中國電解水制氫裝置可以到達400GW,可再生能源制氫會提升到1億噸,占當年氫需求量的80%。
回顧我國邁向雙碳目標的旅程,我國早在2020年9月就提出要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國將積極發展清潔氫能產業,拓展拓寬“雙碳”這條大路。
據預測,2050年,氫能在全球整個能源結構中占比會超過12%。中國氫能聯盟也預測,到2050年,中國氫能在整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也將達到10%。
當前,在新的產業背景下,清潔氫能受到各國企業的關注,他們的產品和技術早已經進入市場。由化工和工業副產品制造的氫能,在生產時將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被稱為“灰氫”。通過可再生能源制造的清潔氫能,被稱為“綠氫”。
歷數中國氫能源發展城市,上海在其中優勢備顯。早在2000年,上海就致力于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如今的上海已經成為國內氫能產業鏈最豐富的地區,無論是公共交通領域還是科技、港口貿易等方向,上海都在努力抓住機遇,推動“氫”經濟的增長和發展”。
標簽: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