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團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沒有母乳的媽媽只能選擇給寶寶喝奶粉,但是在選完奶粉后,沖奶粉遇到的問題也讓我們很頭疼。
在我們沖奶粉的時候,會發現里面總是有泡沫,有些寶媽會放置一會讓奶粉消泡,有些寶媽直接用勺子把泡泡挖出去。
因為寶媽怕孩子喝到這些泡泡后脹氣或者是吐奶,但每次都這樣做又很麻煩。
貴的奶粉就不起泡沫了嗎?
有些家長會覺得,只有便宜的奶粉才會起泡沫,但事實上就算我們買了400塊一罐的奶粉,沖泡方式不正確它還是會有泡沫。
泡沫的形成其實跟價格沒太大關系,主要是看這幾個原因
奶粉起泡沫的原因
1)沖調奶粉的方式不正確
沖奶粉的時候濃度太高、搖晃的力度太大,水倒進去太急都容易讓奶粉起泡。這跟質量沒有太大關系,是奶粉的沖調方式不正確。
2)奶粉中容易起泡的營養成分
奶粉中含有的蛋白質比較調皮,它是一種愛“起泡”的營養成分,所以一部分的泡泡也是因為有蛋白質的存在。
3)奶液是有濃度的
大家自己觀察,清水在受到外力搖晃時也會出現泡沫,但由于流動性很好,泡沫很快就消失了。
但奶粉有一定的濃度,形成的泡泡不容易消失。
4)喝奶的過程中“冒泡泡”
上面的原因是在沖奶粉的時候產生的泡沫,那么也有一些情況是,寶寶在喝奶的過程中,瓶內也會不停冒出來泡泡。
這是因為奶瓶換氣時形成的小氣泡,一個完全密封的奶瓶,寶寶用再大的力氣也吸不出來奶。
在奶嘴的根部有一個換氣的小孔,起泡就是從這里產生的,同時還能聽到“嗞嗞”的聲。
一般這種小氣泡會漂浮在奶粉的最上方,寶寶喝不進肚子里。
家長們要注意的是,觀察是奶嘴松動進的氣泡,還是正常從換氣孔進的氣泡,如果是奶嘴壞了要及時更換。
在快要喝到泡沫的時候,就可以停下來了。
沖奶粉也要有技巧
沖奶粉看起來簡單,但也是要求技巧的。
奶粉中的小氣泡雖然很常見,但我們也要想辦法,盡可能少讓他產生,那么就考驗著家長沖奶粉的技術了。
怎樣正確沖奶、喂奶,可以減少泡沫?
? 掌握正確的沖奶粉方式
見過太多的家長,先是一股腦的把奶粉先倒進奶瓶里,然后猛地灌進去水,使勁搖晃。這樣肯定是會產生泡沫,而且奶粉的濃度也不標準。
正確做法是先閱讀奶粉罐上的提示,掌握適合這款奶粉的水溫,然后先倒水你想要的水量,接著緩慢的將奶粉一勺勺的放進去,輕輕搖晃。
? 適當靜置一小會
沖完奶粉別馬上拿給寶寶,可以靜置一小會,泡泡消一些再給寶寶喝,別放置太長時間,不然奶粉就涼了。
熟練的家長可以打著蓋子搖晃奶粉,也可以蓋著搖晃完奶粉后,打開一下再蓋上,這樣也會減少喝的過程中太多泡沫產生。
? 選擇適合寶寶的奶瓶
選擇形狀規則、材質光滑的奶瓶,這樣在沖奶和喂奶的時候產生的泡沫會少一些。
奶嘴的孔決定著寶寶吸出奶粉流量大小,喝的太急或者是吮吸吃力都會影響寶寶喝奶。
如果寶寶喝奶的時來不及吞咽,甚至會嗆奶,說明奶嘴的孔太大了。如果寶寶很費力才能吸到奶而且喝的很慢,這說明奶嘴的孔太小了。
如果發現奶嘴癟了,要檢查一下換氣閥是否通暢。
團子媽心里話:
寶寶喝奶的時候不要讓他而安全平躺,這樣容易嗆奶和脹氣。喝完奶之后記得讓寶寶的上身抬起來一些,拍拍嗝,以免寶寶脹氣不舒服。
【今日話題】你沖奶粉的時候會有很多泡沫嗎?
標簽:行業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