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養育小月齡寶寶的父母們可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寶寶到了要睡覺的時候,她明明已經很困倦了,明明一直在打著哈欠揉著眼睛,卻依然遲遲無法入睡,于是她用撕心裂肺的哭鬧來表達著自己的焦躁,而大人只能不斷的哄著抱著;
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寶寶又會頻繁的夜醒頻繁的嗨,讓大人近乎接近瀕臨崩潰邊緣;
好不容易將寶寶哄睡,本以為可以解放雙手了,沒想到剛把寶寶放到床上,寶寶小眼馬上瞪地跟小銅鈴似的讓你瞬間破功。
寶寶睡不好,會影響身體各項指標的成長發育;
父母睡不好,身體免 疫力下降、精神越來越差,脾氣各種暴躁,夫妻關系也會變得危機四伏。
由此可見,寶寶能不能好好睡個覺,將直接影響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
而小編在升級做了媽媽之后,也是深受哄娃睡覺的‘迫 害’,寶寶在睡前總是各種焦躁的哭鬧叫喊,喊的那叫一個撕心裂肺。老母親暫且不談育兒,初始感覺僅僅是讓寶寶吃好睡好就是壓在肩上的幾座大山,直呼喘不過氣來。
于是我翻閱查找了各種書籍,上網瀏覽各種哄睡的好辦法,借鑒身邊許多朋友的哄睡經驗。一直都希望能有一個實用有 效的方法讓家里的幼崽擁有自主入睡的能力。蕞后,我們也終于從雞飛蛋打、兵荒馬亂的哄睡怪圈中跳了出來,寶寶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喂飽她放床上自己哼唧幾下就能漸漸進入夢鄉了。
于是我們總結了以下經驗,分享出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寶寶自主入睡為何如此艱難?
常聽媽媽們說,‘寶寶要睡的時候,必 須通過奶睡、抱睡、各種搖搖晃晃、走來走去才能暫且穩住寶寶,然后一放下就瞬間破功?!?/p>
還有的媽媽們說,‘每次哄寶寶睡覺就如同奔赴戰場般,總能徹 底耗光自己的電量’。
我們不由的疑惑,究竟小月齡寶寶為何睡個覺會如此的折騰呢?其實,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很多時候不是她‘想不想’,而是‘能不能’的問題。所以想要給寶寶養成好的睡眠習慣,自主入睡的能力是需要大人悉心培養的。
在開始分享如何解決寶寶入睡難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寶寶鬧覺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曾經有位鄰居,他說他家寶寶有時候前一秒還玩得不亦樂乎,下一秒突然就開始哭鬧不止。然后對自己各種狂暴的下狠手,撓臉、搓眼睛、揪耳朵。
其實這是因為寶寶突然感到困倦了,但是她不知道該怎樣讓自己進入睡眠模式。于是不自覺地就會開始「鬧覺」。通過一邊哭鬧一邊焦躁的舉動,釋放信息讓大人幫他入睡。
而大人多半采取的哄睡方式就是給寶寶喂奶,來回晃悠地抱一抱,拍一拍,哄著寶寶直到睡熟透才放到床上。
然而,長此以往,寶寶就更加學不會自主入睡了。乃至到了大齡寶寶的時候,睡覺前依然會給你各種折騰,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鬧騰罷了。
其實,小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很短,她們對這個世界是陌生的,也非常的缺乏安 全感;與此同時,她們還小,大腦里并沒有太多的信息讓自己從一種疲勞又興奮的狀態中轉換到另一種相對平和的狀態去的能力。
所以,她們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安撫來幫助她們從緊繃興奮的狀態慢慢過渡轉換到平和的睡眠的狀態去。
那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下面就教大家用一種溫和的方式訓練寶寶慢慢擁有自主入睡的能力,一起來看看吧。
二、這些小方法,幫助寶寶擁有自主入睡的能力
1、 嘗試做好睡前儀式,讓寶寶緩慢進入睡眠狀態
要想寶寶能夠自主入睡,首先我們就需要在寶寶要睡覺前,要多留心觀察寶寶的狀態,當休息時間差不多該到的時候,當寶寶出現打哈欠,揉眼睛等一系列前兆動作的時候,說明寶寶已經開始犯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開始做睡前的準備工作了。
首先,我們可以給寶寶擦臉擦手、換尿布,換睡衣等動作,而夜晚的時候把房間燈關掉,可以播放柔和的哄睡音樂或者白噪音。讓寶寶習慣上這些睡前舉動,當這一系列動作出現的時候,就會漸漸意識到‘現在是她該睡覺的時候了’。
當把寶寶輕輕放在床上時,可以先讓她的身體側躺,嘗試用‘噓噓聲’配合手指腹輕柔的撫拍寶寶的后背,溫柔的跟她重復碎碎念,‘寶寶要睡覺了,寶寶要睡覺了’。記得多用語言去安撫寶寶,嘗試替寶寶把她的情緒說出來。
然后,當寶寶開始出現哼哼唧唧的小哭時,不要急著抱起,繼續堅持溫柔地哄拍寶寶。如果以上舉動依然無法讓寶寶安靜下來,甚至寶寶開始情緒失控的大哭大鬧時,父母就可以果斷地把寶寶抱起來了。
雖然說我們要開始訓練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讓她戒掉各種睡眠依賴的習慣。但是未成功之前,父母絕 對不能夠對寶寶的哭鬧視若無睹,任其發揮。
我們都知道,當困意來臨卻無法入睡時那是一種非常難過的體驗。此時,我們要嘗試給寶寶試試以下方法。
2、嘗試‘抱起放下,再抱起再放下’,讓寶寶緊繃的情緒得以放松
聽到‘抱起放下法’,父母第 一反應普遍都會認為這不就是在寶寶哭的時候抱起來安撫一下,不哭的時候就放下去睡覺嘛。那和常規的抱睡,睡熟之后再放下又有何不同呢?
我們要了解的是:入睡它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一旦把寶寶安撫過頭,并讓她睡沉之后才放到床上,在孩子情緒穩定迷糊時放下時,那大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替寶寶完成大部分的入睡工作了。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非但沒有調動和引導寶寶去自主入睡,反而加深寶寶對抱睡的依賴,這會讓她覺得‘我想要睡覺,就必 須有人抱著我’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然就給你鬧個天翻地覆。
而‘抱起放下法’的實質是一種改變寶寶奶睡、抱睡等各種睡眠依賴的行為訓練方式,它能讓寶寶逐漸擁有自主入睡的能力,并非是單純安撫寶寶即刻入睡的有 效哄睡方式。
當我們第 一次嘗試使用‘抱起放下法’的時候,寶寶很可能一放下就大哭不止。不要擔心,哭的時候抱起寶寶哄一哄,不哭了我們再放下,而將寶寶放下的時候可以先把寶寶的臀部放下,再慢慢放頭。
如此循環,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這也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去應對。而在多次嘗試之后,這種拉鋸戰的時間將會慢慢地縮短。
要知道‘抱起’其實是為了寶寶安撫情緒,讓她感受到有人一直陪在她的身邊,她是有安 全感的。所以在寶寶情緒穩定后就可以放回到床上去。
而在放床的過程中,即使原本剛平和下來的寶寶又開始出現哭鬧的情況,我們依然要堅持完成放床的全過程。同時,也要避免剛放下就馬上抱起來的舉動。
我們再次抱起的時候,盡可能增加等待的時間,避免頻繁地抱起寶寶。比如第 一次抱起之前,先‘原地安撫’個五分鐘,在接下來的每次‘抱起安撫’前,都比上一次‘原地安撫’等待的時間多加個五分鐘甚至更久。
但是在這個‘原地安撫’和‘抱起安撫’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這段等待的時間內,寶寶的哭聲已經逐漸減緩,情緒也趨于平和了,那我們就不需要再次抱起寶寶了,可以原地觀察輕撫寶寶讓她漸漸入睡。
3、使用‘抱起放下法’之后,記住‘兩不要’。
而我們在使用‘抱起放下法’的時候,還需要額外注意一下‘兩個不要’。
首先,我們不要過度關注“抱起”。我們一定要耐心地觀察寶寶,因為當你抱起寶寶安撫之后,寶寶如果在你懷中表示出抗拒的樣子,比如頭部用力掙扎后仰,小手猛揮想要推開大人的模樣。這個時候就要及時把寶寶放下會更好,而不是繼續強哄寶寶。
然后,我們也不要舍不得“放下”。有時候父母在安撫寶寶的時候,看著寶寶一放床立馬嚎啕大哭的樣子,便始終認為自己應該抱久點,安撫久點,讓寶寶睡穩點,如此放床寶寶就不會再鬧了。而大人的這份不荵心,可能不知不覺就會變成過度安撫寶寶了。
殊不知,一旦抱讓寶寶睡得過于熟透的話,那就還是剝奪了寶寶去‘自主入睡’的微薄意愿了。
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有可能會因為疲倦,因為偷懶,因為見不得寶寶頻繁地哭泣,開始一步步妥協。
但有時候,如果我們只想著解決眼前寶寶的睡眠問題,而不將眼光放長遠點,那么蕞終到后面的哄睡之路只會越來越焦慮,越來越耗費精力時間。
所以,這個方法需要父母有足夠的毅力耐力,甚至臂力。我們需要反復嘗試多次,第 一天或許會以一次次的失敗告終。到了后面幾天,或許會出現一兩次的成功。但是只要能堅持一周左右,基本就可以看到曙光,守得云開見月明,成功在寶寶正式入睡之前將其放在床上自主入睡了。
總結
本文我們主要講了如何給寶寶做好睡前儀式讓其緩慢進入睡眠狀態,進而又講了‘抱起放下法’的具體操作細節和兩個注意事項。
這個方法可能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力和毅力才能幫助小月齡寶寶養成自主入睡的能力。它適用于睡前安撫,也同樣適用于夜醒頻繁時地再次安撫。
蕞后,在訓練寶寶養成自主入睡的能力之前,我們的前提是保證寶寶的健康狀態沒有問題,吃的好喝的好,有規律合理的飲食以及作息安排,然后有一個舒 適良好的睡眠環境。此外,讓寶寶擁有一個和諧幸福的親子家庭關系,無疑更是錦上添花。
標簽:風電項目